www.yiyange.com
依颜阁  >  归妹  >  《第 76 章》章节阅读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 76 章

回。

    晋二娘一边听,一边就暗自震惊:她知道玉旒云向十二大财东询问过票业的规矩和窍门,也听这位年轻的内亲王提过官办票业。然而,在晋二娘看来,这大概又是宫中的争权夺利手段,就像众多戏文里唱的一样。她后悔自己招惹了是非,只想赶紧把差事办完了,再不奢望让梁新做什么官商。没想到,玉旒云竟然是动了真格儿的想要办票号,把十二大财东的意见统统糅合,也采纳了自己那用律法来防范欠债不还得建议。虽然显见玉旒云是外行,许多地方设计得前后矛盾,但用心之诚,态度之严肃,可见一斑。她又看玉旒云的气色,明显比上次见时憔悴了许多,莫非这几日来她都在为官办票业而操劳?

    原本对玉旒云存着害怕,甚至对她扣下梁新做人质的事还有怨恨,这时晋二娘心里不由生出了敬爱之感,又回想起当年丈夫病倒,自己初初接手银号,两眼一抹黑,还不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摸索?那又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?多少次棘手的问题逼到眼前,头绪全无,眼泪得往肚子里咽?如此一想,又有了亲切之意。一个念头自然浮上了心间:要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,全力帮玉旒云建立官办票号。

    玉旒云说着说着,觉得晋二娘看自己的眼神大有不同,奇怪地停了下来:“怎么?我脸上有什么么?”

    “没有。”晋二娘道,“原来王爷认真做事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冷冰冰可怕的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玉旒云听着觉得前言不搭后语。

    晋二娘又笑了笑,接着道:“小妇人的意思是,王爷真的在官办票号上花了许多心血。您写的这份规程,可真是集天下票号之大成了。”顿了顿,她又道:“不过有些地方依我看还得改,比如这个借贷利息,固然票业规矩是借得越多,利息越低,然而也没有不封底的,总有个最低的限度,并且要看借期的长短来灵活增减。这些鼎兴那里都有现成的,明天我可以拿给王爷。不过王爷的票号和普通的票号不同——普通票号首要是盈利,但是官办票号代表了朝廷,做的就是普通票号作不了的事,当然盈利也就不是最主要的目的。王爷的票号将来要替朝廷赈济地方,支持灾后重建,又要帮一些人——比方孝子贤孙——解燃眉之急,这些是本分是功德,如果还要收人利息,那还成什么话?所以小妇人看来,应该都是免息。”

    玉旒云一听,果然有理,赶紧提笔记了下来。

    晋二娘又道:“官员可以从俸禄里慢慢扣除欠款,所以将来大人的票号借银子给有功名吃俸禄的人,一定没什么顾虑。那么普通老百姓呢?他们怎样偿还?大人的票号会不会因为这样的顾虑就不愿借银子给平民?我倒给大人出个主意——以劳偿贷,可以修路、修水利、运军粮,按照所做的工程抵算相应的银钱,不是很好吗?”

    果然又是好主意!玉旒云再次记下。

    如此,晋二娘一条一条地说,玉旒云一条一条地记,才一个时辰,官办票号的规程就比开始完善了许多。玉旒云谢了晋二娘,看天色已晚,就派下人送她回梁家去。自己又挑灯夜战继续钻研票业窍门,因为得到了晋二娘的启发,这一夜思录思路清晰敏捷,获益良多,竟不觉时光飞逝。等感觉脖颈酸疼,起身活动筋骨时才发现窗户纸已经发白。

    精神依旧亢奋着,再说已经到了去上书房请见的时间,她想,既然官办票号已经有了雏形,应该给悦敏制造的混乱再加一把柴。于是随便吃了点东西,拿上这几天抄录的亏空官员名单,就进了宫。

    到了上书房,门口已经有许多递了牌子的人在等着,悦敏也在其列。如今玉旒云来了,那便是两位查帐钦差都到齐,大家心里不由全打起了鼓:难道今日就是所谓的“秋后算账”之期?

    悦敏嗅到了紧张的味道,微微一笑,转身和旁边的工部尚书萨承尧聊起了大青河的水利。入汛以来共有几次险情,沿河各州县征调了多少民夫,现在河堤水坝修筑进度如何——悦敏了若指掌,跟萨承尧有问有答,仿佛他这几日来并没有一心扑在户部,而是时刻注意着南方的水利。众人听他侃侃而谈,渐渐都想,莫非他今日也不是为了亏空,而是为了水利而来的么?大家惊惧又怨恨的目光伴有都转到了玉旒云身上:看来想要大家都没好日子过的就只有着狂妄的小丫头一个!

    玉旒云不和他们攀谈,冷冷地站着,还故意要把胳膊下夹着的一大叠名单露出来给人看看。别人的神色越紧张,她心里就越是暗暗好笑:这些官员里哪一个心血少的,恐怕会被吓死。

    廉郡王并无事要面圣,只是路过,看到大臣们一个个跟霜打蔫儿了似的,又瞧见面带冷笑的玉旒云,就忍不住进来说几句风凉话:“干木头也想榨二两油呢,却不肯到兵营里把枪杆子、刀把子拿来榨,偏偏要在人身上下功夫,大家还等什么?回家砸锅卖铁吧!”玉旒云横了他一眼,他就更来劲儿了,道:“我老婆头上还有几根簪子,我这就回去卖。各位自寻生路吧,少陪!”甩了甩袖子,径自去了。

    玉旒云冷笑一声,看看周围的官员。那些人夏日里也都拢了袖子,缩到一遍去了。悦敏在那里诡异地轻轻摇头微笑。

    不时就轮到玉旒云进去见庆澜帝。她走到门口,却把那叠名单收了起来。进去行了礼,才要开声,庆澜帝已道:“朕听到廉郡王在外头吆喝了。其实朕早想问你,这节骨眼儿上,爱卿怎么想起来取捅户部那个马蜂窝?”

    玉旒云道:“就是因为在节骨眼儿上,才来捅马蜂窝。让马蜂把藏在暗处的恶人叮个满头包,趁他们逃命慌不择路,臣就布下罗网将他们一网打尽。”

    自东征之后,庆澜帝还是第一次听玉旒云切实地说道要对付赵王,连忙追问:“爱卿已经布置好了么?”

    玉旒云笑笑:“万岁放心,臣步步为营,届时自然水到渠成。万岁身边耳目众多,臣说给你知道的越多,就越有可能泄露。”

    任谁被蒙在鼓里都不会太开心,尤其还是关乎自己生死的事。不过庆澜帝知道玉旒云的顾虑确有道理,也就不再问,只道:“爱卿今日见朕是什么事?莫非你是打算彻底捅了这马蜂窝,要朕给你旨意查办闹亏空的大臣?只怕那样满朝文武也就不剩几个了。”

    玉旒云摇摇头:“还没到时候。臣是另外有事想求万岁做主——万岁还记得臣先前和养老税一起提过的兴建武备学塾的计划么?”

    “记得。”庆澜帝道,“只不过后来吵翻天的只有那养老税,这个倒无人提起。朕记得当初兵部是极力支持的,其他各部也没有反对。你若要做,大可以放手去做。何必还要求朕做主?”

    玉旒云笑道:“既然万岁开了金口,臣就要着手去办差事了。臣想把第一间武备学塾办在南方七郡中东庭郡的贺城县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庆澜帝奇道,“天下之大,为什么一定要挑贺城县?”

    “回万岁,贺城县是梦泉的家乡。”玉旒云回答,“微臣以为,梦泉平民出身,如今做到大将军之职,可见一心为国努力奋斗才是功成名就的关键。如今若让梦泉衣锦荣归,修葺祖坟祠堂,同时创办第一所武备学塾,正可为一方之标榜,鼓励贺城县甚至东庭郡的少年都积极入学,报效国家。这佳话传遍全国时,天下少年争相习武,各州县说不定还自资兴建学塾,到时候皇上还愁选拔不到人才么?”

    “果然如此!”庆澜帝拊掌道,“朕即位之初恩科武举挑出来的那几个如今都站在外面,身手是很好的,但是同你和石卿家比起来,他们实在难当大任。武备学塾希望能够多多培养人才——啊,说起来秋天武科大比,今年让石梦泉来主考,如何?”

    “希望他能赶得回来。”玉旒云道,“臣想,贺城县的事应该由他亲自去办,顺便也让王嬷嬷和石嬷嬷回家乡看看。而时间上,臣以为就定在太祖诞辰节。本来就是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,而太祖皇帝马上打天下,武功无人能及,也算是武备学塾开学的好意头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急?”庆澜帝道,“你不怕皇叔突然发难,石爱卿不在,你一个人怎么应付得来?”

    “皇上放心。”玉旒云道,“臣有分寸。臣想到那时候他已经发难不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庆澜帝讶了讶:“如果石卿家要在太祖诞辰节赶到贺城县,八月初总要起行了。现在还剩下一个来月的时间,你有把握把这大麻烦解决了?”

    玉旒云点点头:“万岁放心。臣决不敢拿社稷大事开玩笑。几万大军还驻扎在城郊,万岁还怕一两个奸人玩花样吗?”

    庆澜帝没有立刻回答,抓抓脑袋,想了想,才道:“那……那朕反正也指望不了别人,你想怎么办,就放手去办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玉旒云倒身跪下领旨。

    庆澜帝虚抬了抬手,示意她可以退下了,但又叫住了,道:“你得闲的话,可以去看看你姐姐,她有一阵子不见你,总放不下心来。反正王嬷嬷和石嬷嬷出宫回乡的事也要她这个皇后来做主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遵旨。”玉旒云又再次拜下,“臣也正好想念姐姐了。多谢万岁。”

    退出上书房,既有旨意就入后宫去看望玉朝雾。这时已是盛夏时节,木叶茂密,宫殿的亭台楼阁都被藏在浓绿之中。玉旒云在日头下走了片刻,因为头一夜没有休息,不觉就有些头晕眼花。她暗想,莫要中暑才好,就贴着墙根儿躲在阴凉地里。但西京气候独特,无论太阳如何暴晒,阴影中总是凉飕飕的,她骤热骤冷,两眼就猛然一黑,脚下也是一阵发虚,身体不听使唤便要摔倒下去。只忽听有人唤:“玉大人!”又抢步上来将她扶住,她定了定神,才看到来人是大夫林枢。

    “咦,你怎么在这里?”她问。

    林枢一边扶住她,一边就手给她把脉,答道:“大人晋封内亲王,下官还没有给你道喜呢,不想却在这里遇上……嗯,看样子下官没法道喜,要先报忧了,大人脉象浮涩,是大病之兆。”

    玉旒云每次遇到他都被他说得好像就要死了一般,难免有些不耐烦,尤其现在和赵王的争斗正是关键的时刻,她如何有心情来听“养生之道”。便抽回了手,道:“我不过是昨夜未休息好,刚才又被太阳晒了一下,遭了暑气罢了。你还没回答我,你怎么在这里呢!”

    林枢不回答她的问题,只从药箱里取出些薄荷叶来给她定神解暑。旁边给林枢打下手的御药房小太监就插嘴道:“王爷有所不知,林大人现在是后宫里的大红人,妃嫔们都点名要他看病。当时皇后娘娘生太子时也是亏得有林大人在,才万事顺遂呢!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医过我姐姐?”玉旒云讶异道,“怎么没听你说过?”

    “王爷你不知当时有多凶险!”小太监继续道,“奴才都吓傻了,幸亏林大人镇定,医术又好……”

    “只是我以前见过这种病例而已。”林枢道,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”

    “皇后娘娘有什么事么?”玉旒云关切地问。

    “皇后娘娘本来身体康健,又一向注意调养,现在早已经痊愈了。”林枢道,“反而王爷你自己……”

    玉旒云摆了摆手:“没功夫跟你啰嗦。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。”便扶着墙站稳了,又试着走了几步,已经不再感觉晕眩了,于是径自朝凤藻宫走。不过行了几步,发现林枢紧紧跟着不放,不禁恼火道:“你还要怎么样?”

    林枢并不生气,淡淡道:“下官要去凤藻宫给皇后娘娘请平安脉。大人也是去给娘娘请安么?那正好同路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去凤藻宫?”玉旒云心念一闪,停下脚步盯住了他,“要是你敢再姐姐面前胡言乱语,小心你的脑袋。”

    林枢不答,只淡淡地笑着,做了个“请”的动作,让她先走。玉旒云真是有气没处使,负了手疾步往前,边走边想:这个姓林的,怎么就这么叫人讨厌?又想到端木槿对自己也时常是如此态度,便嘀咕:莫非这些医生都是一个德性?还是单只这两个人是天生一对?

    不觉已经到了凤藻宫,玉朝雾正带领一群宫女在凉亭里做针线。这些年轻的女孩子深宫寂寞,过去常见到的青年男子就只有石梦泉,却是对她们视若无睹的,如今见多了温文的林枢,大家都私下里对他议论不止。这时看他和玉旒云一起来到,就赶忙出迎。玉朝雾则是打从上次的定婚宴之后就一直担心妹妹,此刻也顾不得日头毒辣,跑出了凉亭,拉着玉旒云细细打量,见她既无愁容也无怒色,跟过去没什么两样,心中的石头才放下了,但依旧觉得这婚事实在古怪。只是想起上次因为问起婚事,姐妹俩不欢而散,她也只好把这份担心压下了,笑着问:“今天怎么这么有空?”

    玉旒云道:“没空也抽个空——姐姐才是,这么好心情教人作针线?”

    玉朝雾道:“你想来是过得糊涂了,连日子也不知道。今天是七夕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玉旒云想:那么果然离派石梦泉去南方只剩一个月光景了。

    “玉大人哪里过七夕呢?”石氏在一边笑着道,“都是小姑娘们才弄得玩意儿——娘娘、大人,别在这里晒着,偏殿理阴凉些,上那边去吧。”

    玉朝雾道:“也好。林大人是来请平安脉的吧?时辰正好。一会儿我该去钦安殿陪太后诵经了。”她说着又吩咐宫女们:“你们不必来伺候,去准备夜里节目吧。”七夕是年轻女子最开心的节日,莺莺燕燕的姑娘们都笑着退去,临走还不忘偷偷地又看了林枢两眼。

    王氏与石氏引着三人来到凤藻宫偏殿。玉朝雾一边和妹妹闲聊,一边就让林枢把平安脉给请过了。林枢回说脉象平和一切安好,便循例嘱咐王氏、石氏去关照御膳房多准备清淡的食物,宫殿里也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功夫。

    王氏道:“解暑的饮料倒是早就准备好了,林大人不赶时间,也喝一碗。”便自去拿了冰镇酸梅汤来。

    玉旒云本就喜爱此物,加上方才在太阳下呆了一阵,正口干舌燥,几乎是从王氏手中抢过来就喝。却不想林枢忽然道:“王爷不能喝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玉旒云在姐姐面前不想发火,但是对林枢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。

    “大人本来中气内虚,现在若饮冷无度,势必引发阴暑之症。”林枢说着,已经拿走了玉旒云的汤碗。

    “笑话!”玉旒云简直气坏了,“我哪年夏天不喝冰镇酸梅汤的?什么时候就得阴暑之症了?你不要红口白牙咒人!”

    林枢道:“咒人是咒不出病的,不过暑热风寒之邪乘虚而入,就一定会病。大人刚才差点儿晕倒,难道……”

    才说到这里,玉朝雾已经变了颜色:“云儿,你刚才晕倒么?怎么一会事?”

    玉旒云把林枢恨得牙痒痒的,但还笑着跟姐姐掩饰:“别听林大夫大惊小怪,我刚才从阴凉地里一下子走到日头下,阳光太刺眼了,一时眼花,根本就不是什么中暑。”

    “果真?”玉朝雾知道妹妹小时候多病,长大后虽然还康健,但总让人免不了挂心。她这时细看玉旒云的面色,战场上带回来的栗色还没有褪尽,虽不红润,也不苍白,便将信将疑,道:“但是大热的天气,自己也小心,吃生冷之物也不能由着性子。姐姐不能总在你身边照顾你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啦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

上一页 小说目录 下一页
广告位 Banner
《归妹》类似小说

友情链接:

儒学书屋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浏览屋 YY文轩 漫客文学 无忧书苑 草香文学 博弈书屋 旺仔书屋 巨浪阁 旺仔书屋 百文斋 替身受假死之后最新章节 百文斋 巨浪阁 那年花开19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