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yiyange.com
依颜阁  >  趣说历史名人  >  《第27章重耳追梦:从流亡“特困户”到春秋“大BOSS”》章节阅读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7章重耳追梦:从流亡“特困户”到春秋“大BOSS”

    要是春秋也有热搜,那重耳的流亡生涯肯定常年霸榜。这位晋国公子,原本含着金汤匙出生,却因宫廷内乱被迫踏上逃亡之路。谁能料到,这场长达十九年的狼狈流亡,不仅没将他击垮,反而成为他登顶春秋霸主的传奇序章。在这十九年里,他如同闯关游戏主角,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,每一次挫折,都像是命运的一次试探,而他也在这重重考验中,逐渐完成了从落魄公子到一代霸主的惊人蜕变。

    一、晋宫惊变:被后妈坑惨的倒霉公子

    在晋国宫廷的奢华帷幕背后,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角逐悄然上演。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顺利继承君位,先是假惺惺地提议让申生、重耳和夷吾三位公子前往边疆驻守,美其名曰保卫晋国疆土。申生老实巴交,重耳和夷吾虽心有疑虑,但君命难违,只能各自奔赴驻地。

    骊姬见第一步得逞,心中窃喜,可她的野心远不止于此,一场更为歹毒的“祭祀诅咒”戏码在她脑海中迅速成型。这日,恰逢申生依例回朝祭祀母亲,骊姬早早便买通了负责祭祀事宜的小吏,趁人不备,将剧毒悄悄洒进祭祀用的酒肉之中。

    待祭祀结束,骊姬精心梳妆,做出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,哭哭啼啼地跑到晋献公面前,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声泪俱下地哭诉:“大王,大事不好!臣妾刚刚听闻,申生在祭祀的酒肉里下了毒,妄图弑父篡位,夺取晋国江山啊!”晋献公听后,犹如五雷轰顶,脸上瞬间布满阴霾,平日里对申生的期许与信任,在骊姬这番添油加醋的哭诉中,化为乌有。盛怒之下的晋献公,根本不容申生有半句辩解,当即派出心腹大臣,带着一队士兵,风驰电掣般奔赴申生的封地问罪。

    申生回到封地后,得知父亲派来使者,心中已猜到几分。面对使者的质问,申生百口莫辩。身旁的谋士心急如焚,赶忙劝道:“公子,这分明是骊姬的阴谋!您应当即刻返回都城,当面向大王揭露她的丑恶行径,为自己洗刷冤屈!”申生却满脸悲戚,长叹道:“我若回去辩解,父亲身边的人,哪个敢站出来为我作证?如今父亲年事已高,身边正需要骊姬照料。我若去揭露她的阴谋,父亲定会伤心欲绝。况且如今毫无证据,贸然回去,只会加深他对我的误会,让父子之间的裂痕愈发难以弥合。”说罢,申生泪如雨下,在绝望与无奈之中,最终选择在房梁上悬绳自尽,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。

    重耳和夷吾听闻申生的悲惨遭遇后,犹如晴天霹雳,顿感大祸临头。果不其然,骊姬并未就此罢休,很快便将矛头指向了他们,在晋献公面前诬陷他们参与了申生的篡位阴谋。晋献公余怒未消,不假思索,即刻下令缉拿重耳和夷吾。

    重耳得知消息后,迅速召集狐偃、赵衰等一众谋士,在密室中紧急商议对策。狐偃皱着眉头,神色凝重地分析道:“如今骊姬深得大王宠爱,朝堂上下皆是她的眼线。我们若贸然回朝辩解,不仅难以洗清冤屈,反而会落入骊姬设下的陷阱,自投罗网。”赵衰也点头附和:“公子,当下形势危急,都城已不可久留,我们必须尽快离开,另寻出路。”重耳沉思片刻,深知众人所言有理,无奈之下,只得咬咬牙,做出决定:趁着夜色,逃出晋国都城。

    深夜,月黑风高,重耳带着一众亲信,牵着马匹,小心翼翼地从后门溜出。他们不敢走官道,专挑偏僻的小路前行,生怕被晋军发现。一路上,众人神情紧张,不敢有丝毫懈怠,耳边仿佛随时都会响起晋军的喊杀声。就这样,重耳在黑暗中踏上了漫长而又未知的流亡生涯,谁也不知道,前方等待着他们的,将会是怎样的艰难险阻……

    二、翟国躺平:差点乐不思晋的流亡时光

    重耳一行人风餐露宿,终于抵达翟国。翟国国君热情好客,不仅设宴款待,还赠送了两个美女给重耳。重耳将季隗娶为妻子,两人恩爱非常,很快就生下两个儿子。在翟国的日子里,重耳过上了久违的安稳生活,打猎、耕种,和妻儿相伴,逐渐淡忘了朝堂的纷争。

    然而,安逸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。晋国那边,年迈的晋献公在一场重病后,带着诸多未竟的心愿离开了人世。他这一离世,宛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,晋国朝堂瞬间陷入一片混乱。骊姬凭借着多年来在宫廷中积攒的人脉与心机,好不容易将自己年幼的儿子奚齐推上了国君之位。但奚齐毕竟只是个孩子,对朝堂之事一窍不通,不过是骊姬手中的傀儡罢了。

    大臣里克,一直对骊姬扰乱朝堂的行为深感不满。在他看来,骊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,致使晋国陷入如今的混乱局面。于是,里克联合其他几位同样心怀正义的大臣,发动了一场政变。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,里克率领着精心部署的士兵,如鬼魅般潜入宫廷。毫无防备的奚齐,在睡梦中就被里克的士兵斩杀,结束了短暂而又荒诞的国君生涯。

    骊姬得知儿子被杀,犹如疯了一般。但她并未就此放弃,很快将目光投向妹妹的儿子卓子,妄图再次将其扶上国君之位,继续掌控晋国朝堂。然而,里克早已下定决心,要彻底铲除骊姬的势力。他毫不留情,再次出手,在朝堂之上当着众人的面,将卓子诛杀。骊姬见大势已去,投河自尽,这场持续多年的宫廷内乱,似乎终于迎来了平息的曙光。

    里克在铲除骊姬势力后,开始为晋国的未来谋划。他深知重耳贤能出众,在晋国百姓心中也颇具威望,若能让重耳回国继承君位,定能带领晋国走向繁荣。于是,里克派了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,带着厚礼,长途跋涉来到翟国,恳请重耳回国。

    重耳得知使者来意后,立刻召集狐偃、赵衰等谋士,围坐在简陋的营帐中,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狐偃皱着眉头,率先发言:“里克连杀两君,行事如此狠辣,其心难测。他此时邀请公子回国,说不定是在设下陷阱。公子若贸然回去,很可能会被他算计,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”赵衰也点头附和:“狐偃所言极是。如今晋国朝堂局势复杂,各方势力暗流涌动。我们不能仅凭里克的一面之词,就轻易冒险。”

    重耳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分析,陷入了沉思。他深知狐偃和赵衰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,但回国继承君位,一直是他心中的梦想,这对他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。思索良久,重耳长叹一声,说道:“诸位所言甚是。如今晋国局势不明,我贸然回去,确实太过危险。我们暂且婉拒里克的邀请,再从长计议。”

    果不其然,不久后,重耳的弟弟夷吾在秦国的支持下,抢先一步回到晋国,登上了国君之位,史称晋惠公。晋惠公心胸狭隘,嫉妒重耳的才能和威望,一直将重耳视为眼中钉、肉中刺,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。于是,晋惠公暗中招募了一批杀手,派他们前往翟国,准备刺杀重耳。杀手们领命后,乔装打扮,日夜兼程,朝着翟国奔去,一场危机正悄然逼近重耳……

    三、流浪惨途:列国奇葩遭遇大赏

    晋惠公派出的杀手在翟国四处搜寻重耳的踪迹,重耳得到消息后,来不及与妻儿告别,便带着随从匆匆踏上新的逃亡之路。他们朝着南方进发,开启了一段充满坎坷与奇遇的旅程。

    卫国:被拒之门外,还遭土块“羞辱”

    重耳一行首先抵达卫国。卫国国君卫文公得知重耳只是一个落魄的流亡公子,认为接待他不仅没有任何好处,还可能得罪晋国,便下令紧闭城门,拒绝重耳等人入城。重耳无奈,只好绕城而过。由于匆忙出逃,他们携带的干粮很快就吃完了,一行人饿得头晕眼花。

    当路过一片农田时,重耳看到几个农夫正在田间劳作,便派随从前去讨些食物。农夫们看着这群衣衫褴褛的人,不但没有同情,反而嘲笑起来。其中一个农夫随手捡起一块土疙瘩,递给重耳的随从,说道:“拿去,这可是珍贵的东西!”随从愤怒不已,欲上前理论,重耳却拦住了他。狐偃趁机对重耳说:“公子,这土块象征着土地,是上天赐予我们的预兆,预示着您将来会拥有广阔的土地。”重耳听后,心中稍感安慰,郑重地接过土块,将其收藏起来。

    曹国:洗澡被偷窥,尊严碎一地

    离开卫国后,重耳一行来到曹国。曹共公是个好奇心极强且毫无礼仪的君主,他听闻重耳的肋骨与众不同,竟然连在一起,便想亲眼见识一番。于是,在重耳洗澡时,曹共公带着一群侍从,偷偷躲在一旁窥视。重耳发现后,又羞又怒,却又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曹国大夫僖负羁为人正直,对曹共公的行为深感不齿。他回到家中,对妻子说:“重耳公子贤能出众,身边又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谋士,日后必定会成就大业。我们应当与他结交,为曹国留条后路。”于是,僖负羁私下准备了丰盛的食物,并在食物中藏了一块玉璧,派人送给重耳。重耳收下了食物,却将玉璧退还,对使者说:“我重耳虽身处困境,但不能无功受禄,这份食物已解我燃眉之急,玉璧太过贵重,我不能收下。”僖负羁听闻后,对重耳更加敬佩。

    宋国:受伤大佬送温暖

    从曹国离开后,重耳一行来到宋国。此时的宋襄公刚刚在泓水之战中大败,身负重伤,但他深知重耳的才华和抱负。宋襄公在病榻上接见了重耳,两人相谈甚欢。宋襄公对身边的大臣说:“重耳公子胸怀大志,日后必能重返晋国,成就霸业。我们应当帮助他。”于是,宋襄公不顾自身困境,慷慨地赠送给重耳八十匹马,为重耳的流亡队伍补充了重要的力量。重耳感激不已,向宋襄公许下承诺,若日后有机会,定当报答宋国的恩情。

    郑国:短视国君错失潜力股

    离开宋国后,重耳一行来到郑国。郑文公目光短浅,认为重耳只是一个四处流浪的落魄公子,没有任何利用价值,便对重耳的到来极为冷淡,甚至没有按照礼仪接待。郑国大夫叔瞻极具远见,他劝谏郑文公说:“重耳公子德才兼备,身边又有众多贤能之士辅佐。如今他虽身处困境,但日后必定会飞黄腾达。我们应当以礼相待,与他结下善缘。否则,将来晋国强大,郑国恐怕会遭受灾祸。”郑文公却不以为然,轻蔑地说:“天下流亡公子多如牛毛,我哪有精力去一一招待?”重耳在郑国受尽冷落,无奈之下,只好再次踏上旅程。

    四、楚国奇遇:蹭吃蹭喝还立flag

    重耳离开郑国后,辗转来到楚国。楚成王是一位胸怀大志、善于识人用人的君主,他一眼就看出重耳绝非池中之物,于是以诸侯之礼隆重接待了重耳。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,楚成王与重耳把酒言欢,气氛十分融洽。

    酒过三巡,楚成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重耳:“公子若能回到晋国,将如何报答我今日的款待?”重耳思索片刻,恭敬地回答道:“楚国地大物博,奇珍异宝数不胜数,大王什么都不缺。若托大王的福,我能重返晋国,当两国发生战争时,我定会下令晋军退避三舍(一舍为三十里)。若大王仍不肯谅解,我再与大王交战。”楚成王听后,哈哈大笑,对重耳的回答十分满意。

    然而,楚国令尹子玉却对重耳的话深感不满,他认为重耳这是在挑衅楚国。宴会结束后,子玉向楚成王进谏道:“重耳出言不逊,日后必成楚国大患,不如趁早将他除掉。”楚成王却摇了摇头,说道:“重耳志向远大,言行得体,又有贤能之士辅佐,这是上天要成就他的霸业,我们不能逆天而行。”在楚成王的庇护下,重耳在楚国度过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时光。

    五、秦国开挂:躺着就能回晋国当王

    就在重耳在楚国享受安稳生活时,晋国国内再次发生变故。晋惠公去世后,他的儿子晋怀公继位。晋怀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下令让跟随重耳流亡的人限期回国,否则就诛杀他们的家人。这一命令让重耳的随从们陷入两难境地,不少人开始动摇。

    秦穆公一直关注着晋国的局势,他深知重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,若能扶持重耳登上晋国国君之位,秦国便能在晋国树立一个亲秦的政权,增强自身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。于是,秦穆公派人前往楚国,邀请重耳前往秦国。

    重耳抵达秦国后,秦穆公对他礼遇有加,不仅赠送了大量财物,还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重耳。在秦穆公的支持下,重耳做好了回国夺权的准备。公元前636年,秦穆公派遣军队护送重耳回国。晋怀公得知重耳回国的消息后,惊慌失措,匆忙调集军队抵抗。但晋怀公不得人心,士兵们纷纷倒戈,晋怀公无奈之下,只好仓皇出逃。重耳顺利进入晋国都城,登上了国君之位,史称晋文公。

    六、巅峰对决:退避三舍成就霸业

    重耳成为晋文公后,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曾经的承诺。回想起流亡岁月,那些饥寒交迫、遭人冷眼的日子,如同一把把利刃,时刻刺痛着他的心,也让他暗暗立下宏愿——若有朝一日登上君位,定要让晋国百姓安居乐业,让晋国成为中原的霸主。

    他重用狐偃、赵衰等追随他多年的贤臣,君臣一心,开启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。在政治上,晋文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官员选拔制度,摒弃任人唯亲,选拔贤能之士。朝堂上下风气为之一新,各级官员都兢兢业业,奉公守法。经济上,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,兴修水利,减轻赋税,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。同时,晋文公极为重视军队建设,他亲自挑选将领,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,提升晋军的战斗力。在众人的努力下,晋国的国力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强。

    公元前632年,楚国联合陈国、蔡国等国,组成强大的联军,气势汹汹地出兵攻打宋国。宋国抵挡不住,危在旦夕,急忙向晋国派出使者求救。使者抵达晋国都城后,言辞恳切,声泪俱下地陈述宋国的困境:“若晋国不出兵相救,宋国必亡,楚国的势力也将进一步扩张,晋国也会深受其害。”

    晋文公得知此事后,深知这是一场考验晋国实力和威望的关键之战。他立即召集大臣们,在宫殿中商议对策。朝堂上,大臣们各抒己见,争论不休。狐偃率先发言:“楚国近年来野心勃勃,四处扩张,若不遏制其势头,中原各国都将面临威胁。此次救援宋国,不仅能解其燃眉之急,还能在诸侯中树立晋国的威望,这是我们称霸中原的绝佳机会。”

    然而,也有大臣提出担忧:“楚国兵强马壮,且联军势力庞大,我们贸然出兵,胜负难料,一旦战败,晋国多年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。”晋文公沉思良久,权衡利弊后,目光坚定地说道:“宋国向我们求救,若我们坐视不理,不仅会失去盟友,还会让天下人耻笑。况且,这一战关乎晋国的未来,我们必须出战!”最终,晋文公力排众议,决定出兵救援宋国。

    晋军浩浩荡荡地出发,很快与楚军在城濮相遇。晋文公望着对面严阵以待的楚军,想起自己在楚国时,楚成王曾对他礼遇有加,自己也许下“退避三舍”的诺言。于是,他毅然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。

    晋军将士们虽对这一命令感到不解,但军令如山,他们只能有序后退。楚军将领见晋军后退,以为晋军畏惧楚军,顿时骄傲自满起来。楚将成得臣哈哈大笑道:“都说晋军勇猛,如今看来,不过是胆小如鼠之辈!”于是,他不顾众人劝阻,下令楚军盲目追击。

    晋文公见楚军中计,微微一笑,与谋士们早已设下了周密的埋伏。晋军在后退的过程中,巧妙地利用地形,将精锐部队隐藏在山谷两侧。当楚军追至山谷时,晋军伏兵四起,喊杀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

上一章 小说目录 下一页
广告位 Banner
《趣说历史名人》类似小说

友情链接:

儒学书屋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浏览屋 YY文轩 漫客文学 无忧书苑 草香文学 博弈书屋 旺仔书屋 巨浪阁 旺仔书屋 百文斋 替身受假死之后最新章节 百文斋 巨浪阁 那年花开19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