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意
次日清晨,薄雾细珠,东方破晓,晨曦一点点侵蚀朦胧。
院中下人忙碌有序,轻手轻脚。
光照攀窗隙而进,榻上少女长睫阖动,似是被亮光暂扰清梦,那张睡颜明净的脸上浮了不悦,口中听不清正小声嘟囔什么,随后朝里挪身,身子去了阴处。
温和的阳光落在黄衣女子轻盈脚步点过之地,留下花声簌簌。
是芳菲宫后花园。
雁翎揉了揉自己眼睛,双手攀在花园长廊下的柱子后,生怕被人察觉她在偷窥。
眼前又是那个长得跟她一模一样的人,看上去跟现在的公主差不多大,十五六岁的黄衣少女身子轻盈,穿梭在菩提光熙里,长地无影,随风而过的是满院花色摇曳点地。
那手中长剑首缀着的穗子乃一只玉雁,就是那日她在梦中看到的,身着嫁衣女子手中那把长剑,怎么回事。
雁翎手摸了摸自个挂在腰际的环佩,指腹抚过之地,也有这么一只大雁,形质无二。
她亲瞧着黄衣女子那把剑光闪了她一下眼睛。
雁翎瞬间从床榻上坐起,眼睛里的光亮尚有余留,缓缓而散,她抬手放在自个眼前,手心对着自己,又握了握,手中被剑柄摩过的痕迹清晰在她心里。
好似刚就是她握剑。
天色尚未辰时,就连景南归都未曾起身,雁翎择衣出门,走进隔壁凌明院,下人洒扫下人见她过来,作揖无声。
守着景南归门房的贴身侍卫见她,也不吃惊,作揖后,静静跟在她身畔。
凌明院乃景南归所住一隅,院中一排武器赤架上,长枪长弓,银剑短刃应有尽有,视线左移,是一棵海棠花树。
她记得府上的温姑姑告诉过她,今岁海棠比往常开的早些,她三月过来侯府,便逐渐盛放,时至今日,已有些惨败凋零。
迎风自流,轻袅拂面,雁翎直径走向那排赤架上,身旁侍卫道:“殿下可有钟意的?”
侍卫名琴裴,他虽没听世子亲口告知喜欢公主殿下,但亲事既定,想来以世子殿下的心思,若想拒便不会同意,自然爷的东西院落,公主殿下都能畅行无阻。
雁翎指着那把银剑,问道:“这把剑叫什么?”跟梦里的那把剑好像,但她确定并非同一把剑,梦中女子那把剑首、剑格处都刻着雁子,而景南归这把银剑则刻着海棠。
琴裴上前一步,来到公主殿下身后侧,介绍道:“海棠剑。”
“海棠剑。”雁翎喃喃重复一遍,双手握住剑柄,把剑拽出来时,廊下门扉“吱呀”一声开了,里头的人此瞬愣神。
眼前人侧对着他,几朵海棠悄无声息落在她未挽发的青丝上,又滚滚掉落在地,那把剑身上的影子,是小唯一动不动的眼神。
小唯身畔的他的侍卫,牢牢将剑鞘握住,为让小唯能顺利拔剑。
记得小唯第一次好奇他的剑,小小的身子也站在那里,还不到赤架一半高,就妄想垫脚尖够他的剑柄,结果呢,就是他让她骑在他脖子上,她拽了几下没拽动,还是他把剑放地上给人玩。
小唯喜爱剑,不喜长枪,他早就知道了。
她的第一把剑是他用海棠木做出的木剑,海棠馨香,绿叶阖动,光照打落在景南归眼中,令他侧目游神。
树下小小身躯,手中海棠木剑,一招一式,皆为他所授,转过来是小唯大点,七岁的模样,黄衣斐然,手执银剑,剑芒利刃,剑首剑格处的纹路还是由他所画,拿去给工匠师傅雕刻。
小唯赐名“星玉”。
北殇星玉的星玉。
大雁成群,夜晚如星,小唯如雁,也如繁星缀天,是她的剑名。
然光照错纵,脱离绿隙,景南归视线重新挪回小唯身上,人手中的他的银剑名“海棠”,海棠剑是跟着小唯的星玉剑一并打造的,
和她前世的剑俗称“星玉海棠”。
北殇有玉璨如星,海棠树下心虔诚。
今生的那把剑也叫海棠剑,不过并非此意,而是想给剑取名字时,抬头看见这棵海棠树,便有了海棠意。
雁翎一门心思扑在她眼中长剑上,一旁的琴裴身躯刚好是背对着自个世子,有听到身后动静,扭头一瞧,被门扉处站着的人示意安静退离,院中的下人也行礼撤出。
“为什么要叫海棠剑,不叫菩提剑,或者别的名字。”雁翎陡然一问,景南归挂唇一笑,好在他这具身子已然给了答案。
“那日海棠树下,抬眸一望,便看见遮天海棠,心生欢喜,于是就用了海棠二字。”
景南归声音清润,不似往常冰冷无霜,按理雁翎听了多次他这般说话,偶尔还对此话声感到不适。
剑身上少女眸中惊色,侧目相望,视线里男子束发带冠,一袭韶粉装束,温吞如玉,负手立在一旁话声明澈,丝毫没有半分戏谑,好像很正常的举动。
却在雁翎看来非同寻常。
她说不上来,总觉得自打明姐姐跟她说,为她思量,是以和景南归订亲,人就变了,变得不像她的夫子,更像正常的北殇男子。
北殇的男子她有见过啊,比如宋姑姑的未婚夫婿,那日在宫内,她见过也是一副温文尔雅之貌,很是清隽。
这么想,景南归给她当夫子,不就等同于不正常的男子。
雁翎觉得她自己在心中的解释真有道理,日头金线,逐渐勾着地上锃亮的砖石,景南归也不催她,慢慢等着她神思回缓。
比雁翎思绪游离先回来的是她“咕咕”叫唤的肚子,饿了,她也回神,四目相对,她不显尴尬,也记得他的话,“海棠,海棠挺好的。”说完,手持银剑转身离去,却被叫住。
“小唯。”
清清一声,海棠坠地。
雁翎神使鬼差觉得还蛮好听的,景南归喊过她多遍小唯,她从未仔细听过,只觉得愿意喊就喊呗,一个称谓而已,就在止步时,身后骤然响起“小唯”,更像她在平川城昏倒那次,耳畔也有几声“小唯”,是焦灼的,细想想,也不能是旁人喊的她了。
心中在听到景南归唤她小名一刹那的熟悉之感,应该就是从那时起的。
“我的剑。”
雁翎反应过来,她手中还拿着景南归的剑,蹲下身子,把剑安稳放在地上,“好了,我先走了。”她不想折返多走几步,只好出此下策。
两座院子紧挨着,她跑没几步就坐在雁明院里匆匆梳洗,用完早膳没多久,便又又又被景南归唤去书阁。
都快一个月了,她不是在书阁,就是在前往书阁的路上,雁翎好不容易逃脱了催命的路数,又来了新的厌倦。
日复一日,她真的要厌学啦。
书阁前的小桥上,雁翎专程从旁处捡了个石子,带着脾气扔在脚下,一脚将其踢进溪流里泄愤。
她没注意,阁楼里的人一览无余,就连她脸上的不悦都看得一清二楚。
泄愤过后,便是晴天,雁翎一路跑过假山,来到书阁时,阁中还有两位,人,她不认识,只听过。
是景南归身边的侍卫,因她之前没在府中见过他的侍卫,今早才见过一个,温姑姑说,他身边有四个侍卫,长相出身不一,性格却出奇一致,守规矩但风趣多话。
也难怪,景南归能在府中待着一直不出门,她还以为是个多清心寡欲的人呢,原来身边有解闷的人。
哈哈哈。
雁翎在心中大笑,仿佛是她窥得了他不得了的秘密。
突而景南归的两个侍卫,一个给小唯看茶,一个看座,没怎么着雁翎,倒是让站在看她的景南归神色惊了又惊,真是没想到,他的侍卫有朝一日还有此面孔,好似不是他的侍卫,是小唯贴身护卫。
也罢,北殇顷壤,皆为王土,就连他这座平阳侯府,若较真也乃小唯私物,何况两个侍卫。
就是他得习惯几日。
雁翎习惯性坐在那把太师椅上,不过呢,她跟前多了张高几,一般放着她所习书卷,今日二般,放着两道折子。
不是上启给明姐姐,需要批阅的折子,而是白锦织面的私折,“这谁的。”
雁翎侧看看书案后站着的景南归,人示意身两侧其一人道:
“启禀殿下,此乃百里御史昨夜托东次街,广舒医馆的陈大夫所呈。”
东次街广舒医馆。
是哪里呢?
“是那夜小唯昏倒之际,去的医馆,陈大夫那夜去了百里御史家中诊病。”景南归及时给小唯解惑。
雁翎先翻了折子来看,上头写着:
小女在城中所设百灵阁探得,那西春国见血清,乃真货,西春国的商客再严实的嘴,也抵不过大周朝商客问上一问。
昨夜风雨客栈,可谓壮观,天下商客皆汇聚,心照不宣地一遍遍问,还是那大周朝的商客有些手段,拐弯抹角的便问成功。
众人皆听那人道:
“西春国意图收并北殇,见血清就是将北殇推向众矢之的的罪魁祸首。”
还是咱们公主殿下和世子机灵,散开百姓,才免此难,不然咱们百姓真会把那见血清缴获,为北殇所用。
折子“啪”一下被合上,雁翎静静一言,“北殇百姓,往上一代都是为北殇安定所流血牺牲的战士,她们为北殇前程博来了安隅之地,是以那夜,你觉得我应该昏倒,也因怕百姓为北殇,赢得见血清,反而会给北殇带来灾难。”
这她那夜就知道,她想问的另有其话,“怎么就大周朝的商客问出来了呢,不偏巧吗,前脚那商客登府门欲提亲,昨夜就帮我们解了围。”
奇怪的不是一星半点儿。
雁翎不是不知道大周朝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,明姐姐跟公主殿下说过很多,她有着公主殿下所有记忆。
既然知道,那她也知道,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帮衬,大周朝作为世上最繁华的朝代,能培养出两位优异商客,不足为奇,奇怪的是为什么要帮北殇。
这要么是对她的所图还在继续,要么就是别的。
更别提商客游走他国,本身代表的还有本朝皇室颜面,大周朝的商客在明处替北殇解围,以至于暗处的百里小姐无处伸展手脚。
到底是为帮北殇,还是另有所图。
这个图该不会是图已经订亲的她吧。
雁翎摇摇头,不能够,想来不会有人对有夫之妇下手的。
阁中早无侍卫身影,景南归俯身在书案静静作画,还不忘抬眸望小唯一眼,看她想完,他宽慰道:
“这不是好事,也并非坏事,小唯想想,大周朝的商客所行之举,间接让北殇有了大周庇护,往后即为好事。”
“再言其意图,大周商客是否坦荡,你我都不能凭借人三言两语定夺,但防人之心不可无,帮北殇绝非无缘无故,但事情尘埃落定,登门拜谢在所难免,小唯不是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吗?”
言外之意明晰,雁翎知道,登门之后,人不言,她不语,人若言,她必拒。
之后巨细呈去大周,义正言辞,不失风度不丢气节,也护着大周朝的面子。
雁翎身子朝后一扭,手肘搭在椅柄上,手心捧脸,当个一国公主真不好,小心翼翼的,还得维护堂堂大周朝的面子。
“堂堂一朝,竟还需小国维持面子。”她的话不是牢骚,只是有感而发,婚嫁本该自由,现在弄得好似她的错。
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啊,强扭的青藤结出来的都是烂苦瓜。
“阿嚏”景南归作画的手一歪,整幅画作废。